一個成衣廠二代家庭主婦,因為女兒,燃起了對童鞋的「瘋狂」。至今家中有超過三千雙童鞋,更創立百貨銷售第一的MIT童鞋品牌。她如何用「瘋狂」,改變童鞋業生態? 「女人的鞋櫃裡,永遠少一雙鞋。」 這句話在Little Garden童鞋店創辦人邱千華的眼裡,應該將「女人」改成「女兒」。 「為什麼市場上的選擇這麼少?」多年前,當邱千華為年幼的女兒「置裝」時,生性愛打扮的她,在台灣市場上遍尋不著心目中的完美鞋款。 傳統童鞋以舒適,為主要考量。多半是魔鬼氈加上厚厚的底,上頭印了一塊彩色的卡通圖案,但進口名牌鞋款在打折後,往往還是要七、八千元。「找不到,那還不如我自己做,」邱千華說。 二○○九年,邱千華與先生林志鴻創立Little Garden,從一間府城小店到現在,已拓展至全省百貨公司。 通路包含兩間門市、八個櫃點,年營收超過兩千萬,更幾乎在每間百貨公司,都達到童鞋銷售第一的佳績。 身穿義大利進口魚口高跟鞋、連身條紋洋裝,六十六年次的邱千華,雖然是成衣廠二代,但她選擇創業。 早在二○○四年第一個女兒出生後,因為不滿意市面上的鞋款,邱千華就有創業的念頭,「那時候,我真的『很瘋狂』去注意這塊,一直幫女兒買新鞋。」 每天蒐集資料、研究國內外鞋款超過六個小時,每一個半月就出國一趟,觀察國外市場,邱千華早已蓄積能量。至今家裡已經推滿超過三千雙小孩的鞋子,每一雙都代表各個時期的流行。 但她想創業的這個念頭,直到二○○九年才實現。 賣市場要的 自然有需求 當時因工作時間不穩定,先生林志鴻選擇離開工作十年的崗位,沉澱了半年後,兩人決定創業。 對兩人而言,製鞋是一個全新的領域。在製鞋工廠工作的友人告訴邱千華,童鞋的尺寸至少會有十一個碼,變化很大。邱千華想要的娃娃鞋,更是只要尺寸一不對,小孩子的腳就會不舒服。再加上沒有通路,邱千華根本沒有足夠的量,讓工廠願意接單。 靠著婆家的店面,她決定自己到日本、韓國等地採購時尚鞋款,二○○九年三月,第一家店在台南市民生路開幕。 六坪的店面,第一個月營收就達四十幾萬,印證邱千華的想法,「這麼多人給我負面的聲音,可是如果做的,是市場上要的東西,就沒有想像中的困難。」 邱千華開始自己設計款式。非設計背景出身的她,自己到鞋工廠,與製版師討論製作過程。在還沒確定百貨櫃點前,就先賣房子,湊了六百萬,向鞋廠下了三千雙鞋的訂單。 「她都先做,才想商品會不會賣不出去,」林志鴻吐槽。但邱千華回應,「只要我的眼光是精準的,市場就一定有需求。」 憑著這股堅持,五月,她成功說服台南新光三越百貨中山店,讓Little Garden進駐臨時櫃,三個月後,更進入高雄漢神百貨臨時櫃。 當時漢神百貨童裝課課長林燕羚,看到邱千華的產品後,「覺得非常驚訝,」她說,除了Burberry、迪奧等名牌童裝專櫃,會賣幾雙歐美系的流行童鞋外,當時在市面上沒有品牌販售這樣的商品。幾個月後週年慶,Little Garden的臨時櫃,單月營業額就超過一百五十萬元,立刻成為童鞋品牌銷售第一名。 從去年底開始,Little Garden已經不再接臨時櫃,所有的櫃位也都成為固定正櫃。今年九月,也即將進駐台北信義區的百貨正櫃。 鞋子售價在一千到兩千元左右,以百貨公司而言,屬於中等價位。相較於市面上,大品牌多半以學步鞋、代理國外品牌居多,邱千華將產品尺寸範圍,擴大到二十三號到三十五號左右,適合一歲以上的幼童。 邱千華打開一個全新的市場,銷售佳績也傳入其他同業、其他百貨公司的耳中。林燕羚觀察,傳統童鞋、童裝品牌,也開始仿效Little Garden的風格。某些知名童裝品牌也邀請邱千華合作,希望可以販售她的鞋子。 【全文未完,完整內容請見《天下雜誌》499期,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33560】 新聞來源: YAHOO新聞 | ||||||||||||||
熱賣商品推薦 | ||||||||||||||
|
|
|
arnor,arnor,慢跑鞋,健行鞋,arnor,,拖鞋,adidas,拖鞋,健行鞋,
留言列表